做了25年红娘,她出了一本自传
文章分类:官媒报道 发布时间:2023-09-01 阅读: 322
今天,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我的心愿——一位上海诚信红娘的自传》新书发布会在浦东图书馆隆重举办。自传主人公是一名做了25年红娘的梅园婚恋创始人、著名婚恋专家红梅老师。
本书叙述了这位资深红娘带领红娘团队在婚恋领域推出的一系列创新之举,包括开设社区婚恋服务窗口,工会群团婚恋工作室,商场“爱情一条街”,推进成立了以“婚恋关怀”为宗旨、以跨地区、资源共享为特色,开展企事业单位相亲交友活动的上海鹊桥联谊汇。
◆ 从婚恋“小白”到行业“大佬” ◆
该书的另一个着力点,就是提倡的适龄婚恋、合适比优秀更重要,男女双方实现综合平衡,延续家庭,不主张丁克,实行恋、婚、育一体性规划等重要理念。
其实红娘并非红梅老师的第一份职业,她曾在服装行业沉浮过多年,1998年半路出家正式踏入婚恋领域。回忆创业之初,红梅老师坦言,彼时的她对婚恋工作一片茫然,感到无从下手。只能向同行们“偷师”,加上自己摸索。慢慢地形成了一套如今仍在沿用的服务流程和工作模式。
所谓自己摸索,更多的是在学习和模仿。“其中,最难忘的是做报纸上的广告。我看到《生活周刊》上登征婚者多,我也联系了报社广告部,想尝尝做广告的滋味。第一次刊登广告的时间,是1998年11月21日。这个日子,也值得我特别纪念。”红梅老师回忆说,此后,还发生了不少有关广告的“插曲”,说来也很有意思。比如,别的公司登载的征婚信息,都十分简单,无非是性别、身高、出生年月、婚姻状况和学历。这一套学会之后,她来了点创新,在征婚信息上用不多的文字描述一下征婚者的外貌、性格和一些其他需要指出的、可能会吸引人的亮点。这么一提升一下子吸引了不少问询者。
入行多年后,红梅老师的第二次转型是探索社区化婚恋交友模式。彼时,恰好杨浦区控江社区正大力提升社区服务工作。当婚恋结构遇上基层社区,双方一拍即合。
2013年2月17日,杨浦区殷行街道生活服务中心梅园婚恋“窗口”,也开始正式为社区提供公益婚介服务。从而使梅园跨过黄浦江的事业拓展,有了3个基点——即一个服务点、两个社区窗口。
变化接踵而至,此后红梅老师又带着自己的红娘团队,在商场设立红娘服务点,成为吃第一个螃蟹的人。金谊广场“爱情长廊”模式的成功,让她欣喜的发现,这个服务模式已在市民心中扎下了根。“每天有很多前来咨询的人,每到双休日就更加热闹。”
黄浦区是上海的中心区,黄浦区南京东路是上海行政、文化和商贸中心的原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周边的商务楼宇、企事业单位,涌入大量年轻人,婚恋服务需求自然不断增长。这一次,红梅老师又启动服务全市的格局,开展和南东总工会的合作。
“大家晓得伐?阿拉街道总工会成立了婚恋工作室……”挂牌第二天,消息在婚恋工作室周边居民,尤其是家中有单身子女的长辈们中间传开了。“社区的企事业单位、商业和商务楼宇的老总、人事以及单身白领们对此更是特别关心。还有好几位小伙和姑娘赶过来了解情况,称他们的工作地点离人民公园‘相亲角’非常近。那里他们不敢去。现在,有了一个交友、相恋和牵手的放心平台,对他们太有吸引力了!”红梅老师说。
红梅老师回忆说,当时街道工会的黄主席坦言,街道总工会以前也经常开展白领交友联谊活动,但由于没有后继跟踪和持续服务,真正牵手成功的得益者很少,根本原因是没有依托、不能落地。而下沉社区,由工青妇跟专业机构合作,就有望大大促进婚恋服务的成功率。希望通过双方合作,共同打造“南东模式”这一首创的、实体性的平台,为解决上海大龄男、大龄女的“婚配难”,走出一条新路。而在这个过程中,梅园也可以通过加强托底服务,在市场化方面有所突破,推进自身的不断发展。
◆ 婚恋领域需要这样一本书 ◆
该书资深编辑孙嘉介绍说,红梅老师的经历,成为上海改革开放以来,婚恋专业机构的阶段性发展史。
市民政局婚姻管理处原处长沈家观在序中写道,上海先进人物写自传的并不少见。但红娘写自传的,几乎还是第一次、第一人。另一位作序者复旦大学人文学者、作家、教授梁永安认为,目前婚恋领域没有这样一本书,而社会恰恰十分需要。
浦东新区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出版策划人唐根华介绍,本书聚焦了主人公的人生经历,她的心愿就是让单身青年走上红地毯,缔结美满姻缘,营造三代人的幸福。
原中国作协副主席叶辛长期关注年轻人的婚姻问题。他的小说《孽债》描述了知青一代的恋爱、婚姻及其人生命运,拍成电视剧以后轰动全国。在阅读红梅老师自传《我的心愿》后,他希望全社会关注婚恋关怀,关心专业机构和红娘队伍建设,推进上海婚恋服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现场,红梅老师向浦东图书馆赠送了自传,并与浦东花木街道妇联主席李碧波共同为鹊桥联谊汇服务点揭牌。